金融大家談丹崖
2015/8/4 9:48:18 作者:徐忠 閱讀:10515 評論:條
世界性金融風暴的巨大影響,促使我注意學習研究國內外的金融歷史和理論知識。從清末民初的我國金融發展史中,讀到了《中國十大銀行家》一書中所載的出生于淮安城內的大銀行家談丹崖先生的傳略,我的眼睛為之一亮,故鄉小城居然有如此著名的金融界的大家。正如偉人周恩來在《評詠淮陰侯釣魚臺詩》中所說,“忽地淮陰有偉人”。在繼續搜集史料的過程中,幸好文友王文韶同志是談丹崖的表外甥孫,向我介紹了有關情況并提供了他的堂表兄談遒先生所寫的《談丹崖——金融宏業未宿愿》等史料,使我對談丹崖有了較多的了解,F據史紀實,見于報端,以饗故鄉讀者,對于鼓舞激勵鄉人是有一定現實意義的。
大陸銀行創始人談丹崖是他的字,名荔孫,祖籍江蘇無錫。清光緒六年(庚辰年),公元1880年11月12日寅時生于江蘇淮安府山陽縣淮城內城隍廟巷(祖屋仍有部分庭院被列入名人故居保護名錄),6-11歲在私塾讀書,12-14歲入其父談靜山創辦的談氏東文學堂(相當于留日預備學校),學習漢文、數學、物理、化學和日文等科目。14歲時,其父親病故,東文學堂停辦,談丹崖即考入江南高等學堂讀書,畢業后考取了去日本官費留學的東京高等商業學校(今日本東京商科大學)學習銀行經濟,畢業后到日本銀行實習。
談丹崖從日本回國后,先受南通狀元張騫聘任為南京高中等商業學堂教務長兼銀行學教習。后應清王朝的留學生廷試,他以優等成績考取商科舉人,授度支部(晚清將戶部改稱度支部,主管財政)主事職銜。他不愿做官,矢志發展祖國銀行事業。1918年春,談丹崖主持中國銀行南京分行工作成績卓著,調任北京中國銀行行長。他到京后觀察政治局面,感到具有國家銀行性質的中國銀行,其人事安排與政治背景關聯甚深,就向中國銀行董事會辭職。隨后就擔當了開創大陸銀行的重任,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長達14年之久。到1932年末,該行擁有員工392人,資產總值9153萬元,公積金228萬元,成為全國著名的華資銀行。
擴股增資謀發展 大陸銀行1919年4月開創時,注冊資本為100萬元,實際到賬才38萬元。談丹崖堅持苦心經營,連續在1924年、1926年、1930年的三次擴股,使大陸銀行的實際股本達到了1000萬元。有了資本的實力,談丹崖就把主要精力放在開設分行、全國建網、擴展業務的基礎工作上,以謀求大陸銀行的穩步發展。
大陸銀行成立之初,以天津為基地,設總行于天津。當時的政治中心在北京。談丹崖于1919年4月中旬即在北京開設北京分行,并在原西交民巷東建了一幢明柱四層圖頂的羅馬式的銀行大樓。1920年初,為發展業務,談丹崖在北京設立大陸銀行總管理處,而將天津的原總行改作分行。1922年為了更好地服務社會,吸納社會游資,談丹崖又開同業之先河,在天津濱江道、勸業場、梨棧(今和平路)、大胡同、小白樓、河東三馬路等地設支行。同時又在向來不準設立中國商業銀行的天津日本租界開設支行,將業務引入日租界,在蘆莊子設立支行。更加具有遠見的是1920年3月17日大陸銀行南下登陸上海灘,成立上海分行。上海分行開業后,除在市內開設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辦事處外,并相繼在南京、蘇州、杭州、無錫、南。ń窬沤、南昌、紹興等地開設分支機構。1923年1月4日,大陸銀行漢口分行創建。至此完成了他在京、津、滬、漢四大商埠開設分行的計劃。在談丹崖悉心經營下,大陸銀行有了長足的發展。截至1926年底,大陸銀行在各地建有分行11處,全行職員217人,資產總值高達3858萬元。與1919年相比資產已膨脹100倍之多。
專人負責防騙貸 作為民營商業銀行的主營業務是向工商戶放貸。大陸銀行在經營中很注意借款戶的信用評估。銀行內雖未設置專門機構,但卻有專人負責。例如20世紀20年代天津有一家經營進出口業務的協和貿易公司,生意做得很大,總經理祁仍奚亦為當時的名人,信譽很高,天津市各大銀行都愿意貸款給他。該公司有一次向美國出口了一船花生,到美國商檢時發生霉變而全部損失,自此資金發生危機,開始用虛假倉庫的貨物存單,向銀行騙貸。1927年騙局暴露后,總計欠款金額達700萬元之巨。大陸銀行也曾向該公司放貸90余萬元。在客戶例行資信調研中,考察了該公司的倉庫,從建筑外型尺寸判斷,如全部用于存放面粉,最多可存80萬袋,而該公司僅向大陸銀行一家就抵押了45萬袋,遂成為疑點。他們想分設法,通過內部人員了解到協和倉庫實存面粉僅15萬袋左右,從而斷定該公司信用已喪盡。自此對協和公司的貸款到期絕不轉貸,逐漸將貸款回收,在最后一筆貸款回收的一周后,協和公司宣告破產。經清算團核查,除大陸銀行外,其他銀行多則損失三百萬元,少則損失數十萬元。
除了多種儲蓄外,談丹崖又在京、津、滬三行分別開設保管、信托兩部,建有鋼質保管庫,首創出租保險箱業務,承接露封保管和信托業務(代管驗明數額的有價證券、股票、契約等,并代辦取息、轉期、投資等業務)。1927年談丹崖又與英、美、法、德、日五國分別約定代理銀行,建立國外匯兌業務,將大陸銀行的業務延伸到海外。
對儲戶的儲蓄款的投資,談丹崖極其慎重,不但采取確保贏利的投資公債項目,而且在眾多公債中,注意選擇具有可靠抵押,政治風險較小的“五年公債”,談丹崖命大陸銀行大量買入。僅此兩項公債,大陸銀行就從中獲利300萬元以上。
擴展業務思路廣 談丹崖經營銀行的一個創新思路是不斷興辦與銀行有關的業務項目,使金融的路子越來越寬。例如當時天津出口的棉花、紗布、土特產和進口的面粉、食糖及大小五金等數量很大,但倉儲業務卻為英商平和銀行所壟斷。
大陸銀行為了使抵押貸款的安全得到保障,經仔細研究,談丹崖認為非自建倉庫不可,以經營倉儲業務作為銀行放貸業務發展的重要手段。于1925年在天津萬國橋(今解放橋)畔建立大型倉庫兩處,為四層鋼筋水泥建筑;河東區建立一處租賃倉庫,大量收存商品。其棧租按同業的規定收費,但以本倉庫所出的棧單做抵押借款時,利息按八折收取,深受商人的歡迎,他們紛紛把商品轉存于大陸銀行倉庫。經過兩年的努力經營,加上有銀行充裕的資金為后盾,每年抵押貸款達一億元以上。英商平和洋行所經營的倉庫,70%的代儲業務為大陸倉庫所奪取,不得已將它的四大倉庫租賃給大陸經營。天津大陸銀行倉庫部經營的倉庫達到八處之多,其總容量,棉花可存10萬包(每包200市斤),面粉100萬袋以上,棉紗棉布5000余件及其他土產和大小五金等。
貸款支援革命軍 1928年春季國民革命軍北伐,推進至山東境內受阻。日本帝國主義從青島沿膠濟路出兵,拒阻北伐軍北上,把中國的北方視為它的勢力范圍,反對中國統一大業。當年傅作義負責天津方向的軍事行動,進軍至距天津西南方數十公里的馬廠,因幾個月發不出軍餉,軍心不穩。由在天津的國民革命軍代表晉方人士南桂馨(留日學生,曾任山西省警務處處長等職)出面向談丹崖商借銀元10萬元以應急需。當年傅作義軍力沒有明顯的優勢,對奉軍作戰勝負難測,貸款風險很大,萬一被奉軍發現,也是大禍一場。談丹崖出于對國家統一的支持及對軍閥混戰的反感,由他個人負責秘密借出這筆錢。他雇用人員保護,用汽車運送銀元,向北繞行,避開交戰雙方對峙的戰線,送達傅作義的軍營。傅作義隨即發動天津戰役。當時占據天津的奉系軍閥褚玉璞,僅支撐了三天,軍事失敗,退出天津。傅作義收復天津后任天津市警備司令,南桂馨任天津市長。因驅奉之戰的功績,傅作義也成為一代名將,與談丹崖在這場際遇之后也建立了很好的友誼。后來傅轉任綏遠省省政府主席。談丹崖將“北四行”及其他銀行的資金引入綏遠省,發展綏遠省的經濟。雙方商定辦三件事:其一是修建河套灌溉總渠,引黃河水擴大農業區,解決民眾吃糧問題;其二是建立畜牧實驗場,改良畜種,提高畜產品的品質及產量;其三是建一個毛紡廠,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優勢。所興辦的綏遠毛紡廠、河套灌溉總渠,如今尚存。大陸銀行通過此項政治上的風險投資,一時信譽大振。僅天津一地的儲蓄額就達到7000萬元,超過天津的其他各大銀行。
英年早逝葉歸根 正當以談丹崖為董事長兼總經理的民營大陸銀行興旺發展之時,由于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親日的軍閥勢力干預民族金融企業,加之股東和從業人員的德才差異,許多振興計劃不能實施,致使談丹崖決策投資興辦的對外貿易大陸貿易公司倒閉、興建上海大陸商場遭到挫折和黑龍江省泰安鎮榨油廠的流產。如此等等,都給他精神上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身體也受到了嚴重影響。1930年冬季,談丹崖患了嚴重的高血壓病。日籍醫師建議談丹崖去日本療養半年,北京德國醫院的醫生也勸他擺脫工作,去德國休養一段時間。談丹崖未接受他們的意見,僅略事休息,病狀稍有好轉,就又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1933年初,談丹崖突患腦溢血,經搶救無效,于1933年2月25日辭世,年僅54歲。按他的遺愿,他的家人把他的靈柩運回淮安,與早年病故的王氏夫人合葬于淮城東門外丁小社。
談丹崖去世后,大陸銀行董事會及家屬清理他的資產,發現除了以董事會的獎勵金入股3.5萬元和一處住房外,別無其他資產。董事會有感于此,將他在北京的辦公室改為董事長總經理談丹崖紀念室,室內陳列著談丹崖的生平及名人書寫的紀念文章、遺像、與名人們的合影、他日常使用的辦公用品等。大陸銀行董事會又向談的遺孀及子女贈送許多銀行股份,以酬謝談丹崖一生為創建和發展大陸銀行所做的貢獻,并精裝印刷《談丹崖先生紀念冊》,收錄了當時的各界名人對他的高尚品德和獻身我國民族金融事業盡責敬業、創業興業的執著精神的高度贊揚。
其中有著名哲學家馮友蘭題的挽聯:“一暝未竟平生志,百代長留濟世心!碑敃r的著名企業家宋子文敬題:“丹崖仁兄,肝膽照人!敝麗蹏鹑诩、第一屆全國人民政協委員、談丹崖的表妹夫周作民敬題挽詞:“志同道合,求之似難,而我與君,若切肺肝……淮水流長,缽池山遠,莫謂精靈千秋不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