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認識淮安 > 漕運研究 > 淮安五壩

淮安五壩

2015/11/14 15:50:33    作者:季祥猛、杜濤    閱讀:30593    評論:0

 

    明初時,江南糧餉北運饋軍,有海、陸兩條路:“餉遼卒者,從儀真上淮安,由鹽城泛海;餉梁、晉者,亦從儀真赴淮安,盤壩入淮!焙槲淙辏1370),淮安知府姚斌“開淮安城東北之菊花溝(澗河),以通海運”,因水陸路便,將原設城西的淮陰驛遷至菊花溝頭今下關,于驛西設壩,“壩東為纖路,西即城基”,船只由運河進入淮河或由淮河進入運河,在此盤壩。高麗使臣權近《奉使錄》:洪武二十二年(1389),“(淮陰)驛西筑堤為堰,其西邊各置機輪,斡舟而轉,以置開河之中,謂之壩。蓋開河地高,水不得通淮故也!贝藟魏蠓Q仁字壩。永樂初漕運大增,又建義字、禮字、智字、信字四壩,合稱淮安五壩,定漕船經由仁字、義字二壩,商船經由禮字、智字、信字三壩。
    古淮河在清江浦東北的草灣河道轉南,至末口及其東的劉伶臺后又折向北,至漣水縣城西的赤晏廟后,東過漣水縣城南入海,這個“U”字形的河灣叫山陽灣;窗参鍓尉谏疥枮澈拥肋,沿今翔宇南道(古淮河山陽灣)由東向西順序排列,仁字、義字二壩緊鄰,在淮安新城東門外下關附近;禮字壩在新城西北,該地名至今猶存;智字、信字兩壩相連,在今淮安國際商城附近。五壩均為車船壩,即堰埭。潘季馴《河防一覽》卷四《修守事宜》:“建車船壩,先筑基堅實,埋大木于下,以草土覆之,時灌水其上,令軟滑不傷船。壩東西用將軍柱各四柱,上橫施天盤木各二,下施石窩各二,中置轉軸木各二根,每根為竅二,貫以絞關木,系蔑纜于船,縛于軸,執絞關木環軸而推之!
    淮安五壩雖可溝通里運河、淮河,但過壩必須先把貨物卸下來,再用絞關拖船上下壩,天氣干旱時更是“壩下淤淺,重勞人力”,過壩后還要在水流迅急的淮河山陽灣逆水行六十里,“挽運者不勝勞”。清江浦成,設清江、新莊等閘,“以時啟閉,人甚便之”。但清江浦要靠有節制的引用黃河水內灌方可浮舟,而黃流甚濁,恐至淤墊,漕船過盡,即行閉閘,“五閘匙鑰掌之都漕,口之出入監之工部”,“敢有私擅出入者罪至重”,“時將入伏,閘外即筑軟壩,一應船只俱于五壩車盤”;窗参鍓蔚霓D運量雖大減,但仍然使用,特別是當清江浦淤塞時,更要依賴五壩。明萬歷初,民船仍舊在五壩車盤,每年雇行夫1800名,做工六個月,計銀五兩四錢。
    明中期黃河全流入淮后,山陽灣水流更急,威脅淮安城和里運河。萬歷四年開挖草灣河,由清江浦東直連安東(今漣水)城西的淮黃河道,萬歷十六年草灣河大通,其后山陽灣水緩淤積,逼水盡歸草灣,淮安五壩因遠離淮黃河道而全部廢棄,結束了其轉運樞紐的歷史。 
    今淮安五壩幾無遺跡可尋,唯翔宇南道與北門大街路口的禮字壩地名尚存,近年來隨著淮安城市“東擴南連,五區聯動”戰略的實施,周邊商場林立,成為淮安區的重要商業中心之一。

End全文結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委員會著作權所有 最佳瀏覽:IE8、1680x1050或以上 蘇ICP備13030079號-2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 | 安全政策
聯絡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淮安市淮安區政協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主辦單位
影音先锋色|国产人妖一区二区动漫黄片|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app|亚洲性爱在线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