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周、阮二烈士遺集的編纂者?以前學術界一直認為是柳亞子。北大中文系編《中國文學史》(1959年版)介紹柳亞子著作時“有《摩劍室詩集》……又曾輯有《無盡庵遺集》等南社社友遺集數種!标愡兌骸读鴣喿舆z事》(1980年1期《人物》)沿用此說。吳江文史委員會編《紀念南社成立八十周年專輯》(1989)在“柳亞子生平編著系年目錄”中將周實《無盡庵遺集》和阮式《阮烈士遺集》均列入其中。這些都是錯誤的。柳亞子先生在烈士遺集的編纂過程中,為烈士作傳,提供資料,籌集印刷款項,給予熱情的支持和關注,這是事實,但不是編者!稛o盡庵遺集》(以下稱《無》集)的編者是周人菊,《阮烈士遺集》(以下稱《阮》集)的編者是阮式一。
周人菊(1883-1940)名偉,原名偉仁,以字“人菊”行世,亦南社早期成員。他是周實的同鄉、同學、宗兄、摯友,“交最久,而知烈士最切”。從孩提時代到周實犧牲前,可以說是形影不離。在周實十年的文學活動和革命生涯中,周人菊始終是參與者和目擊者。在周實殉義后,周人菊義不容辭地擔起了編印《無》集的重任。
周實性豪爽,嗜酒而不善飲。他才思敏捷,著作甚豐,特別以詩歌見長。但周實首先是個革命者,其次才是詩人。他對自己的詩作隨意砍削、拋棄。周人菊長周實兩歲,同生于淮安車橋,同入鄉塾,同去南京求學,又同宣傳革命,參加光復淮安斗爭,時有“江北二周”之稱。二人常!耙婚紫鄬,各傾肺腑,酒酣,實丹詩興大發,不擇筆,不擇紙,隨意涂抹,人菊見則錄存,明天出示實丹,實丹醉后之作,或憶或不憶了,這樣有好多年!保ㄠ嵰菝罚骸赌仙鐓舱劇罚┕鈴突窗埠,周實被害,周人菊幸免于難,逃出淮安。在上海一面為周實平反昭雪鳴冤奔走,出庭作證,一面做輯錄?薄稛o》集工作。他根據《無盡庵詩草》(周實自編的未定稿)、《南社叢刻》已經刊出的、自己錄存的周實詩文,按時間順序輯錄起來,后又多方搜求,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內完成了《無》集的編輯工作?梢韵胍,如果沒有周人菊錄存、編輯、籌資出版,周實這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很可能因時間流逝而被湮沒。
周人菊編纂《無》集還有幾條直接的證據。
其一,《無》集的序、跋中多次提及此事。姚光跋云:“茲君之尊人叔軒先生與君宗兄人菊輯君遺集,人菊書來,屬為之序!辈茗P笙《無》集序也云:“人菊索序于余!敝苋司瞻显啤熬杖涡W囍,心粗事繁,多有失檢之處,溺職之罪自知難免!
其二,1916年出版《南社叢刻》第十九集刊有周人菊《哭亡友實丹六首用郭靈芬徐江庵詩韻》詩前小序:“烈士死后,余為印遺集于海上,頗多遺漏,求之烈士友輩中亦鮮有藏其手澤者……其有愧于古人及吾亡友者,不既多乎!”這里寫得十分清楚。還有詩中有“身后區區事,文章一代傳”句,這“區區事”即周人菊為烈士編輯遺集之事。
其三,郝澍在《曹甸春秋錄》中云:“……人菊為《周烈士就義始末》,昭示天下;為印《無盡庵集》行世!司諡橛褜嵉た,而人菊遺集無人刊布,惜哉!①”
周人菊說,“任校讎之責,心粗事繁,多有失檢之處,溺職之罪自知難免”。這顯然是他自責自謙之詞。其實周人菊在編!稛o》集時,不但傾注了無比悲憤沉痛的感情,而且是極端認真、細致的。如他寫道:“每校一頁,不知涕之何從也!痹偃,柳亞子在《周烈士實丹傳》中談到周實就義時寫道:“姚榮澤……私率役掩捕之,被執,不屈,遇害!边@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因為周實被害時不存在“被執,不屈”的情況。這是柳激情有余,細致不足。以柳的聲望和地位,周人菊在輯!稛o》集時,當然不好改動。但為了防止誤傳,為了進一步表彰周烈士死難大節,他在編校完《無》集的一個月以后,寫了《周烈士就義始末》②。這篇文章開始簡要地介紹了周實由寧返淮舉事到就義的前前后后。周實犧牲時的情況寫得十分詳細:“有手持姚榮澤片者云,邀烈士赴學宮議事……烈士胸懷坦白,欣然以往,至則典史周域邠先在,手持快槍,即向烈士迎擊……(周實)中要害倒地……遂斃!敝軐嵤潜灰s澤蓄意謀殺的,這就糾正了柳的“(周實)被執,不屈”的說法。由此可見,周人菊在輯!稛o》集時,是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
《阮》集的編纂者是阮式一。阮式一其人其事資料極為貧乏。根據《夢桃生二十自敘》知阮式一是阮式唯一同胞兄弟(另有同父異母兄二,姐一),“生于辛卯,少余兩歲”,即生于1891年。阮式一,原名錦麒,號寶軒,又號式一。據柳亞子《南社紀略》“附錄”南社社員名單有阮式一,其余情況茫然。后筆者幾經走訪、尋求,知其子阮洪達(1914-1976)夫人劉素哲尚健在(現住上海)。劉提供了一些零星“口碑”資料。劉素哲囑其子劉健來信云:“我祖父阮式一生前很有才華,懂幾國文字,當時受人之邀去漢口任教……在黃石附近,軍閥段祺瑞……用兵艦撞沉客輪(?――筆者),我祖父遭難,當時我父只有四歲!睍呵也徽摱戊魅鹩帽炞渤量洼喪欠袷鞘聦,但所說“我祖父遭難,當時我父只有四歲”當可相信。據此推算,阮式一卒年為1917年。
阮式一和阮式同樣英年早逝,在阮式的啟發和影響下,亦具有強烈的反清民族主義思想。辛亥后在上海與柳亞子、葉楚傖等人有交往,也建立了深厚友誼。他寫的《先兄夢桃先生行述》頗具文采,是流傳于世的唯一文字材料。阮式一為兄編纂遺集,我們也可以從《阮》集和詩文的字里行間中找到證據。
《阮》集周人菊序云:“去年《無盡庵遺集》付梓,時余即搜求(阮)烈士遺著,擬為合集,為二烈士同時就義紀念,以他故未果,《無盡庵集》遂先出。昨過春申,晤烈士弟式一先生,云‘已將烈士遺集付梓,第零太多,搜求不易,且無地可求也!边@“無地可求”的原因是阮式被戮時,兇手查抄了阮家,將藏在家中的文稿燒毀了。
《阮》集中《夢桃遺詩》,《瓦枕》詩后有這樣的記述,“受業世強謹按:近聞式一先生將刊吾師夢桃先生遺集,并函云,遺墨多散失,存者半糟粕,甚形憤悶云云。世強以先生存時著書甚多,至就義前二年更究心古詩詞,鄙棄前作而詩更進,比之初為出二人手,茲尚存數章,此處抄寄付印,想亦愛先生者所亟欲讀者也!薄笆缽姟毙帐裁,何地人,情況如何,現均無處查訪。在《滿庭芳》詞后亦有“以上詩二章詞三闕,系最近由同社柳亞子君處得來,乃丙午年(1906)稿,應刊世強寄來諸什之前,茲因排板已竣,故置于此,式一識!笨梢娙钍揭粸槠湫志幾脒z著更為不易。
注:①周人菊遺稿,近年來由其侄、周頌南(字一風,亦南社成員)之子周輯先生搜集恭抄數冊,由周氏子孫珍藏,承周輯先生厚愛贈余一冊。遺稿限于條件,所剩無幾,但“人菊遺稿”已有人“刊布”矣。
②為《無》集寫序的是:何競南、高旭、邵天雷(兩篇)、吳引湘、丁寶銓、曹鳳簫、仲新民、夏建瓴、胡蘊玉、高燮、秦國銓、周人菊共十一人。其序的完成日期,除未署明的,最早是民國元年五月,最遲是民國元年八月。為《無》集寫跋的是:姚光、薛鍾斗、姚錫鈞、周人菊四人。其完成日期,最早是民國元年六月,最遲是“民國元年九月二十日人菊泣跋”。這說明此時《無》集已基本編輯完成。而《始末》最后有“中華民國元年十月二十五日周人菊泣述”。顯然,此篇文章是后插入《無》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