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城索引 > 河下古鎮 > 吳敬梓與河下

吳敬梓與河下

2016/4/22 10:25:49    作者:朱天羽    閱讀:14960    評論:0

    《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一字文木,號粒民,安徽全椒人,出身于仕宦名門。22歲時,父親去世,家族內部因為財產和權力而展開了激烈的爭斗。經歷了這場變故,他由激憤變為任達放誕,將父親遺產揮霍殆盡,逐步落入貧困交加的境地。他在33歲時,變賣了在全椒的祖產,移家南京,開始了賣文生涯。吳敬梓也曾想走科舉榮身之路?墒,他以弱冠之年考取秀才之后,始終不能博得一第。29歲時,去滁州參加科考,因為他的狂放行為被稟報到試官那里,終以“文章大好人大怪”而落第。36歲時,曾被薦舉參加博學鴻詞科的考試,他參加了地方一級的考試,但到了要赴京應試時,卻以病辭。幾經波折,他對科舉制度的弊端有了深刻認識,不愿再走科舉仕進的道路。晚年,他常到淮揚訪友求助,后來就在揚州結束了他坎坷潦倒的一生。吳敬梓的作品涉及的領域有詩歌、散文和史學研究著作等,有《文木山房詩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不過,確立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創作的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迨吳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時弊,機鋒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慼而能諧,婉而多諷:于是說部中乃始有足稱諷刺之書”,“是后亦鮮有以公心諷世之書如《儒林外史》者”,對該書予以高度評價。
    考略吳敬梓的生平,他在移家南京后不久即頻頻壯游江淮間。河下不僅與其有著很深的淵源,更對其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按程晉芳《文木先生傳》、陳美林《吳敬梓評傳》等著述明確記載,吳敬梓兩次到淮安河下,其主要目的是探訪文友程晉芳,以解家庭生計和燃眉之急,并得其精神慰藉。
    程晉芳(1718—1784),先名志鑰,又名廷璜,字魚門,號蕺園。自高祖時由歙業鹽來淮。雖然出生于“兩淮殷富”的鹽商家庭,但他在三兄弟中“獨愔愔好儒”,且為人豪爽,“性好施予”,招待四方來淮學者毫無吝色,各地學人樂與之結識交游。據程晉芳《勉行堂文集》卷二《嚴東有詩序》,中有“始識,子時年二十四,吾嘗語子,以為子才可及,年不可及,今東有亦猶是也”這樣的語句,據此可以推知二人的初次相識當在乾隆六年(1741),其年吳41歲,程24歲。
    乾隆六年(1741)冬季,程晉芳熱情邀請剛訂交不久的吳敬梓到河下家中作客。吳敬梓欣然前往。在河下,兩人意氣相投,除了研究學問,又作賦吟詩,互相贈答,“愜意無間”!段哪鞠壬鷤鳌吩疲骸靶劣希1741)、壬戌間(1742),延至余家!睋丝梢酝浦獏蔷磋鞯谝淮坞x開河下的時間當在1742年春,還可以推知1741年的春節,吳敬梓是在河下程家度過的。
    乾隆八年(1743)至十四年(1749)之間,吳敬梓再度去河下程晉芳處相訪。這時他的生活越發困頓,不僅行囊如洗,連士子須臾不能離身的筆硯也沒有。程晉芳見此狀況問他何以困窘到這等地步,“此吾輩所倚以生,可暫離耶?”吳敬梓自我解嘲地笑答:“吾胸中自具筆墨,不煩是也!保ㄒ囊姟段哪鞠壬鷤鳌罚┻@次在淮安程晉芳家的聚會雖無具體時間記載,但吳敬梓主要為尋求經濟資助而來,當不會逗留過長,即返回卜居地秦淮水亭。
    吳敬梓與程晉芳的交游,不僅在經濟上從程晉芳處多得贊助受益不少,更由于他在程晉芳家中曾生活過一段時日,而對河下鹽商的生活起居和個性愛好等,也不乏感性體驗,這一切都為吳敬梓創作《儒林外史》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生活素材。如小說中著意刻畫的驕奢淫逸的鹽商典型宋為富,其原型之一即出自河下程家。何澤翰《儒林外史人物本事考略》(以下簡稱《考略》)據袁枚《隨園詩話》卷四記載,指出:“《外史》所寫的宋為富,實際上就是淮北程家,敬梓取古語‘為富不仁’的意思,隱寓譏諷!薄度辶滞馐贰分兴茉斓牧硪淮篼}商萬雪齋,也是匯聚了安麓村、淮北程氏鹽商等在內的鹽商驕奢豪華、糜爛腐朽生活的感性材料以提煉創造的鹽商典型“這一個”。而作者創作的正面富商的典型形象莊濯江,亦據何澤翰《考略》:“莊濯江是攝取程濟江的主要特征作為原型的”,“‘濯’與‘滸’字義相因”。程濟江即程晉芳父輩程夢星(號拼江),也為兩淮鹽商俊秀。又如被《儒林外史》中正面士人典型武書、杜少卿(原型為吳敬梓)極為稱贊的“女中豪俠”沈瓊枝,其原型即松江張宛玉,因“嫁于淮北程家,與夫不協,私行脫逃!保ㄔ丁峨S園詩話》卷四),其人其事,當也系吳敬梓在與程晉芳等友人的交往中所耳聞,并獲友人程廷祚與他的書信(見程廷祚《青溪文集》卷六),而潛心搜集相關素材,據以改造加工和提煉,塑造出沈瓊枝這一光彩奪目的奇女子形象。
    作為吳敬梓的摯友,程晉芳對《儒林外史》的藝術成就作了高度評價。他賦詩贊其“外史紀儒林,刻畫何工妍”,又說其“窮極文人情態”。同時,程晉芳所寫的關于吳敬梓的詩文是研究吳敬梓及《儒林外史》的重要資料,其中《文木先生傳》是唯一一篇同時代人所寫的傳記。通過這些資料,可以了解到吳敬梓的家世、生平際遇、思想性格、交游以及《儒林外史》的成書時間。由于相關資料極少,程晉芳的相關記載對于吳敬梓及《儒林外史》的研究顯得彌足珍貴。這也可以說是河下對吳敬梓及《儒林外史》這部名著的又一大貢獻。
End全文結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委員會著作權所有 最佳瀏覽:IE8、1680x1050或以上 蘇ICP備13030079號-2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 | 安全政策
聯絡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淮安市淮安區政協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主辦單位
影音先锋色|国产人妖一区二区动漫黄片|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app|亚洲性爱在线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