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下茶館與澡堂子
2016/5/3 11:30:30 作者:葉占鰲 閱讀:9679 評論:條
明清之時,古鎮河下作為淮北鹽商的總集散地,“富有無堤,甲于諸鎮”!霸缟掀ぐ,午后水包皮”,很恰當地描繪出鹽商重鎮的居民生活方式:早上閑居茶肆,啜茗清談;午后泡澡堂子,沐浴爽身。
河下古鎮人有“吃早茶”的習慣,也就是“上茶館”。茶是開門七件事之一,有止渴生津提神利小便的功能,乃人生必需品。上茶館,沏上蓋碗茶,吃一些諸如“茶馓”、“燒賣”、“水晶包”、“蒸餃”之類的早點,為古鎮居民每日清晨必修課,恰如今日之“早餐”。時至今日,上了年紀的古鎮老人,清晨時常向人問候:吃早茶了么?正是如此,明清之時,作為“殷阜區”的古鎮,巷陌里的茶館甚多,即便到民國時期,茶館依然林立:湖嘴街有“幽香”、“萬花樓”、“玉壺春”,花巷有“文樓”、“五湖”、“三江”,清真“陳永源”,茶巷有“江南春”、“新龍泉”,羅家橋有“吉仙居”、“劉元貴”,二帝閣有“四泉樓”,粉章巷有“東來軒”,琵琶劉街有“清真金家”等茶館。彈丸之地,擁有如此多的茶館,足以反映出茶館在古鎮居民生活中的地位。
在古鎮,對于喝茶,誰都有份,有錢者細啜名品,無錢者牛飲茶湯。生活,被古鎮人喝成了一碗茶。人世間的風風雨雨,是是非非,只要有擰不開的結,人們不去公堂,只來茶館,讓掌柜和眾人評說,是非曲直弄清之后,理虧者拿出108碗的茶錢,請評理的人喝上一碗茶,算是答謝。于是,所有的疙瘩都被解開了,所有的不悅都煙消云散了。
古鎮茶館的客源也是頗有特色的,往往都是有著相同旨趣或者相似身份的人,聚集在一個茶館!坝南恪币驗榕R近運河碼頭,茶客多是船民;“萬花樓”茶客多是些“補鍋”的鍋鐵匠;“五湖”茶客多是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三江”茶客多是些賣咸貨的商販;清真“陳永源”茶客多是些穆斯林;“江南春”茶客多是些吹手之類、以辦喪事為生的人;而“吉仙居”、“劉元貴”等茶館,除了喝茶之外,還有書場。據古鎮年近期頤的劉元富老人說,解放以前,其弟劉元貴開茶館時,曾邀請揚州評話名家王少堂客居羅家橋數月,評講《水滸》,當時的茶客不僅坐滿了茶館,把茶館外也圍得水泄不通。正是茶客們以類而聚茶館,所以古鎮有這么個說法,要找人,去茶館吧,只要你找對茶館,就找到了人。
浴室,在古鎮河下人的口中,被親切地稱為“澡堂子”。河下澡堂子最早源于何時,暫無法得知上限時間,但至少有上百年以上歷史,曾任清朝兩江總督的陶澍就曾在《恭繳鹽政養廉銀并裁鹽政衙門浮費折子》中記有依附于兩淮鹽政的服務性行業——“浴室”。而《河下園亭記》作者李元庚記載咸豐年間:“河下浴堂有七處:曰訏樂池,在菜橋西;曰洗心,在琵琶劉;曰湯泉,在三板橋;曰老蘭亭,小壩東蓮花街頭;小蘭亭,在小壩下;曰廉泉,在竹巷侯家巷內;曰亦滄浪,在魁星樓東;曰清漣,在粉章巷;曰湘泉,在估衣街頭堂子巷,俗名神仙堂!
到了民國年間,商賈重鎮河下主要有“小蘭亭”、“洗心”、“湘泉”等幾家浴室!靶√m亭”的舊址在湖嘴大街南首的聞思寺附近,主人為宋氏;“洗心”的舊址在琵琶劉街西邊的西鑫巷處,主人為鄭氏;“湘泉”在今估衣街的堂子巷處,主人為錢氏。這三家浴室呈現出河下浴業的“三足鼎立”的局勢,正是因其地理位置而決定了其客源:“小蘭亭”因其毗鄰古運河,故以湖嘴、蓮花街、板閘一帶的居民以及運河上的船民為主;“洗心”地近西圩,故以琵琶劉街、新路、烏沙河一帶居民為主;而“湘泉”地處殷家碼頭下,因為交通的原因,除去估衣街附近的居民外,還有來自淮安北鄉、東鄉的澡客。
這些浴室規模相對較大,較之淮安其他地方的浴室要闊氣得多,而風俗大抵相同。以“小蘭亭”為例,大門東向,有房十三間,占地約600平方米,分為門廳、客廳、浴池、涼池、火房等,而門廳、客廳、涼池、火房等圍繞浴池成“懷中抱子”狀。門廳的主要功能為賣澡籌子(一種三四寸長的竹篾子,相當于今天的澡票),一般顧客都從此買澡籌子到客廳交給跑堂的。而客廳是澡客們脫穿衣服之處,也是澡客們說古道今、談天扯地之所。澡客們坐在杉木制成的堂案上,泡上一壺茶,下午的光景便于此消磨了,偶爾有人興致高時,唱上段把淮劇,引得堂里一片喝彩!口袋里稍寬余的或者帶小孩來的澡客,興許向賣茶食的伙計買些五香茶干、蘿卜、梨這類小吃。涼池在浴池外側,是客廳與浴池之間的“走道”。在涼池的墻壁邊,一般放上杉木做的木凳,供澡客洗澡時歇腳用。浴池的房屋結構為倒甕型,相對聚熱。浴池分為大池、小池。大池在外側,溫度相對較低;小池在內側,貼近鍋爐,溫度相對較高。池臺為光滑潔白的白玉石貼砌而成,池地為羅底磚拼砌。浴池上方有兩扇天窗,寓意為兩只“龍眼”;鸱康腻仩t就在浴池的小池后,一般以稻草、玉米梗為燃料,而浴池的水的升溫靠大鍋熱水傳遞。河下的浴室都供奉著其行業的神靈——“浴神”!霸∩瘛钡纳仙頌榕,下身為男身。舊時除夕夜或澡堂子新開張之日,浴室主人都要燒香并供奉“三牲”以敬“浴神”,以求浴神保佑澡堂平安,生意興隆。
河下澡堂子與河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愛吃早茶的古鎮人與茶館密不可分,吃早茶,不僅充實了人民的飲食,也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愛泡澡的河下人樂于在澡堂中品評家事、國事、天下事,塵世的風風雨雨,人間的大喜大悲,都在澡客的清談中,一笑了之,沉默了之。泡澡堂子成為河下人生活中的一大習俗,成為古鎮河下古老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