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認識淮安 > 漕運研究 > 平橋與漕運

平橋與漕運

2017/5/8 17:47:49    作者:張弛    閱讀:27422    評論:0

運河上的纖夫

 

    漕運是中國古代一項重要的經濟制度,它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政府將征收的鹽、糧、絲等物品,通過水路運輸到京城和其它指定地點,用以保障國家機器運轉的一套系統。千百年間,漕運所涉及的不僅是龐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還有復雜的政治經濟制度和管理體系,也包含著資源豐富、意蘊深長的社會文化。
    在運河城市中,淮安被稱為“襟喉南北,南船北馬”之樞紐,歷史上的南糧北調、北鹽南運,都途經于此。從吳王夫差開鑿運河最早的一段“邗溝”,到隋煬帝開通南北運河,再到元代開通京杭運河,淮安均為不可繞開的咽喉要塞。明清時期,朝廷在淮安設立漕運總督公署,以督查、管理漕運事宜,是主管全國漕運的最高機構。
    平橋是淮安在運河線上最南端的鄉鎮,也是離運河最近的鄉鎮,是淮安在運河漕運中的門戶關口,這其中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這座古鎮也因漕運的興盛而繁榮,千百年來集鎮的建設、社會結構的搭建、地方特色文化的形成等均與運河漕運相關。
    古鎮根據《續籑淮關統志》卷四鄉鎮記載:“平河橋鎮,郡城南四十里,距下一鋪口二十里。昔橋今廢,而村落市肆兩相映帶,南北貨船帆檣絡繹,實淮關之門戶也!薄翱こ恰笔侵富窗渤,“下一鋪口”是城西南角運河的一處碼頭,城邊有角樓,又稱“南角樓”,政府在此處設有稽查口岸,查驗來往船只。據此,我們可以看出平橋是淮安漕運稅收工作中的門戶,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當時經常有運輸船只在這里偷卸貨物,逃避“下一鋪口”的稽查,減少向淮安關的貨稅繳納!独m籑淮關統志》卷五關口記載:“每有奸販偷運木植、貨物,漏稅甚多;并平河橋、塔兒頭、曹甸等處亦有木植下卸。俱令該口丁不時巡查,以杜偷漏。其大關各口貨物由陸路報往南去以及淮城下卸者,應在該口印票!边@里所述的平河橋就是當時平橋的名稱,這段記錄的大意是說:“很多偷運木材等物的貨船在平橋、曹甸等地碼頭偷卸貨,躲避繳稅,(政府)責令該關口軍丁要多加嚴查,杜絕這種偷漏稅現象。對于南下的貨船,在這些關口需要仔細檢查淮安關發放的票據,對清貨物,以防夾帶!睆囊陨稀独m籑淮關統志》卷五關口記載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經常查到平橋口岸有船只偷稅卸貨的事情。
    為了管理好河道上稅務督查,以及糧、鹽等貨物的運輸事務,明清時期,政府在山陽設九個關,平橋護鹽關就是其中之一,擔任此工作的是軍隊,當時駐守在平橋軍隊的叫“汛”,中國清代將千總、把總、外委所統率的綠營兵均稱“汛”,其駐防巡邏的地區稱“汛地”,屬江南河道總督的河標里河下營(明代朝廷為保證漕運的暢通,防止水患和保障灌溉等,在濟寧設河道總督,清雍正朝為了更直接有效的管理好江蘇區域河道,又在淮安設江南河道總督)。江南河道總督轄有四道、二十四廳、二十四營,在平橋設有一營,稱“平橋大營”。根據《乾隆淮安府志》記載,平橋當時把總叫鄧有功,轄戰守兵一百七十名,內戰兵三十四名,守兵一百三十六名,管轄的范圍,從下一鋪口向南,東岸堤長七千三百五十四丈五尺,西岸堤長七千三百七丈五尺。他們職能主要有三個:戰備訓練、參與地方管理以及守衛疏浚運河(比如檢查貨船、河道清淤等)?梢娖綐蚴侵攸c檢查的關口碼頭。
    乾隆皇帝南巡的時候,地方政府還將平橋大營建成了臨時行宮,由他們承擔主要的接待工作。根據《清高宗實錄》和《南巡盛典》中,我們可以看出乾隆南巡的路線,六次南巡,往返十二次,乾隆竟然十一次駐蹕在平橋。僅憑此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座運河邊上小鎮在運河漕運工作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平橋的發展系于漕運的發展。平橋的地理位置非常獨特、優越,乾隆年《山陽縣志•建置•鎮集》稱之為往來通衢。在漕運興盛的時期,發揮了最高指揮中心的門戶作用,而她也不僅只是依靠運河,我國古代一條重要陸上官道,運河的東堤驛道,也從鎮邊穿過,這也是歷史上中國主要的一條南北陸路運輸通道。因此平橋也就自然承接了南來北往水路、陸路過客的接待,很多相關行業也應運而生,繁榮發展。相對多的有糧米鋪、布店、打鐵鋪、中醫藥房、飯店、理發店以及雜貨店等,可以看出大部分行業是為往來過客服務以及為船隊、車馬給養維護的。
    在為漕運服務的行業中,這里不得不提一下影響人數最多的一項特殊職業,那就是纖夫,作為運河邊線的重要鄉鎮,平橋纖夫數量非常龐大,幾乎村村都有,常態下的就多達數千人。
    過去,在機動力船出現之前,船只的前行很多時候都是需要拉纖的,如風向不順、水位太低、越壩、過閘等。特別在每逢朝代國力衰弱的時候,河道治理不力,黃河水泛濫,導致運河淤塞,漕船龐大的隊伍更需要大量的纖夫來拉行。
    清代著名詩人龔自珍就曾夜宿淮安,在運河上看到萬人拉纖的漕船隊伍,聽著震耳的號子聲,留淚寫下了一首詩:“只籌一纜十夫多,細算千艘渡此河.我亦曾穈太倉粟,夜聞邪許淚滂沱!”就是說每根纖繩都要十多人來拉,數來漕運船只竟有千艘之多,我們吃的這些糧食得要多大的代價!看到這些詩人竟淚如雨下。
    因為平橋鎮靠河,運河上每天都有船只往來,纖夫需求量自然非常龐大,于是大量勞力投入到此行業中去,很多人為了方便被招就在河邊或大堤上建了簡易房舍,一段時間導致運河堤岸上連綿簡棚,甚至阻礙了纖道,更妨礙到了河道搶險維護,最后政府不得不干涉,下令強行拆除,但對于有些確實沒有其他住處的,為避免其流離失所,政府采取簡棚壞了就不許維修的方法,再令其到堤外去建屋舍。但淮安至寶應段,也就是平橋汛一帶的堤岸,因為特殊的位置,堤岸的重要性,則令全部拆除,不留余地!這件事記錄在《清實錄》世宗卷中:“已酉。工部議覆:原任河道總督齊蘇勒疏言,黃、運兩河堤工,保守宜加詳慎。向來堤頂之上,民間私蓋房屋,既恐傷堤,而搶護亦多礙手。今淮安及寶應縣占住之堤,已經諭民移徙。惟遙、月等堤,與運河纖道,道里綿長,鄉民居住日久,驟令拆毀,恐致失所。請嗣后堤頂民房如遇傾圯,禁止重修,令移蓋于堤旁隙地!笨梢姰敃r的管理還是很人性化的!
    可以看出,平橋的經濟、文化深受運河影響,也因漕運而繁榮。明清時期淮安成為全國的漕運指揮中心,平橋的發展達到鼎盛階段,《乾隆淮安府志》這樣記載:“枕堤跨河,村落市肆兩相映帶,田疇肥美,帆檣絡繹,亦淮甸之門戶也!焙由蟻硗j繹不絕,田間地肥農物旺盛,集鎮繁華的如同城市一般,難怪乾隆皇帝都十一次在此駐蹕留宿,足見當時小鎮的盛景昌榮!

End全文結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委員會著作權所有 最佳瀏覽:IE8、1680x1050或以上 蘇ICP備13030079號-2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 | 安全政策
聯絡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淮安市淮安區政協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主辦單位
影音先锋色|国产人妖一区二区动漫黄片|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app|亚洲性爱在线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