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淮史百科 > 地方文化 > 淮酒飄香越千年

淮酒飄香越千年

2017/11/27 12:23:14    作者:范更生    閱讀:9801    評論:0

  唐詩人溫庭筠有“酒酣夜別淮陰市,月照高樓一曲歌”之吟唱。韋應物有詩云: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我要說:淮地一壺酒,香飄越千年。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敖裣菩押翁,楊柳岸、曉風殘月”。從黃庭堅的思友深情到柳永的離愁別緒,中國人對時光的美好追憶,總是有酒、有詩、有遠方。于是與酒相伴的生活便成為多姿多彩的文化,而不同的地域則呈現出自己的別樣風情。
  美酒乃水之精華,水鄉必出美酒;窗,舊稱淮陰、楚州,地處淮河下游,河湖縱橫,水網密布;此疄I的下草灣、青蓮崗最先綻放出江淮流域人類文明的曙光;吹叵让駨恼Q生的那一刻起就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早在舊石器時代,洪澤湖畔的下草灣生活著一群猿人,他們采集野果,堆于洞穴,經雨水浸泡自然發酵后,野果及其流出的液體,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醇香。猿人飽嘗之后,竟醉臥不起。歷百萬年滄海桑田,當醉臥的猿人重浴陽光時,在他們骨骼上仍然浸透著酒的醇美印跡,一下子震驚了整個世界。于是,中國大百科全書中便多了一個詞條——醉猿化石。到了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青蓮崗文化遺址中發現了疑似酒器的紅砂陶杯,說明古淮夷人可能已掌握了人工釀酒技術。
  淮安的酒業與城市的發展相伴生。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筑邗溝通江淮,淮安進入繁榮千年的運河時代,釀酒業隨之誕生發展并逐漸聞名于世。相傳東周時期,齊國良相管仲、鮑叔牙年輕時便在淮水之濱的古泗州從事酒水販賣,有一天意外拾得金條,苦尋無主后管鮑認為,“天賜金,焉私分,當遺于民”,旋即分黃金與當地南北兩鄉村民,留下了“管鮑分金、義利兼顧”的佳話。漢賦大家淮人枚乘在其《七發》中向楚太子推介的養生美食中不僅有蒲筍等淮揚菜肴,還提到了有著蘭花一樣香氣的“蘭英之酒”。唐宋時期,淮安因地處淮河入?诙蔀槿毡、新羅等國進入中國的首選之地,是東南沿海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城市,人員往來必然帶來餐飲業的興盛,兩位唐代詩人為我們描繪了那時的盛況。酒仙李白在《淮陰書懷寄王宋城》中寫道:“暝投淮陰宿,欣得漂母迎。斗酒烹黃雞,一餐感素誠!庇谢ㄩg鼻祖之稱的晚唐詩人溫庭筠則有“酒酣夜別淮陰市,月照高樓一曲歌”之吟唱。
  北宋時淮安生產的“清淮酒”,又稱“楚醅”,一度成為朝廷貢品。到了元代,繁華依舊。詩人薩都刺有云:“雪滿寒江壓酒旗,江南無處不堪題!闭f的是淮安酒店之多,雪天仍在營業。到了明清時期,因漕運中樞所在,熱鬧繁華、儼然省會,“清淮八十里、臨流半酒家”,市不以夜息。明清典籍對淮安所產綠豆酒、苦蒿酒、珍珠酒多有記載。
  近現代,以“三溝一河”為代表的淮酒更是成為中國白酒的重要流派。洋河大曲酒1915年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名酒金獎,上世紀70年代入選國家名酒。雙溝酒、湯溝酒也都名聞遐邇。最具傳奇色彩的是高溝酒,上世紀末因經營不善瀕臨倒閉,后企業改制并改名今世緣,經勵精圖治,實現鳳凰涅槃、華麗轉身。緣文化的內涵很好地契合了人們對美好感情的體驗,“今世有緣、相伴永遠”的廣告傳遍大江南北,一舉成為在主板上市的著名酒企,由此可見文化永遠具有無窮魅力。
  話說淮安酒文化,不能不提劉伶臺。魏晉時期,被日本歷史學家川本方昭稱之為一個絕非用黑暗可以概括的時代、一個文化上風流競逐、異彩紛呈的時代。社會的動蕩不安,文人抱負難展,于是憤世嫉俗、縱情詩酒,竹林七賢便是那時的代表。這七個人中有一位以酒名世的人物,即劉伶,所謂“杜康造酒劉伶醉”,劉伶因豪飲而出名。在淮安古城東郊十里有個古老的村莊叫劉伶村,曾經有處古跡叫劉伶臺。傳說劉伶晚年因慕淮地美酒之名,來淮暢飲,醉酒而亡葬于此地,后人為紀念他建劉伶臺以祀之,其地也逐漸被人稱為劉伶村。唐宋以后成為淮安名勝,唐代詩人許渾有詩云“劉伶臺下稻花晚,韓信廟前楓葉秋”。明代吳門畫家沈周的《兩江名勝圖冊》,描繪長江、淮河兩岸的山水景致和名勝古跡,首頁畫的即是淮安劉伶臺,畫中臺閣高聳、溪橋環繞、綠樹清幽。直到明清時劉伶村人仍擅長釀酒,一度成為淮安釀酒業中心。
  淮人精于造酒,也酷愛飲酒。所謂“無酒不成席”,白酒在淮安人的生活里是重要的感情媒介和精神道具;窗踩说木骑L兼具北方的豪爽酣暢和南方的文雅淺酌;窗踩撕染品浅Vv究儀式和程序,往往讓客人在一道道讓人倍感心情舒暢的程式和說辭中心甘情愿地你來我往、推杯換盞,直至酩酊大醉。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淮安的酒水市場也日益豐富多元,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各種酒水不斷進入尋常百姓家,但淮安悠久醇厚的酒文化必將世代相傳、歷久彌新。唐代詩人韋應物有詩云: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我要說:淮地一壺酒,香飄越千年。
End全文結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委員會著作權所有 最佳瀏覽:IE8、1680x1050或以上 蘇ICP備13030079號-2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 | 安全政策
聯絡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淮安市淮安區政協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主辦單位
影音先锋色|国产人妖一区二区动漫黄片|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app|亚洲性爱在线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