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淮史百科 > 地方文化 > 一生憶你——追思“咪咪姐姐”吳蕓紅

一生憶你——追思“咪咪姐姐”吳蕓紅

2018/5/28 11:22:15    作者:咸高軍    閱讀:6251    評論:0

  轉瞬之間,“咪咪姐姐”吳蕓紅已經離開我們一年多了。每每憶起她,還是2009年初次拜訪她與袁鷹老人時的樣子——雖然高齡,拄了根拐杖,但是,精神矍鑠,沒有一點萎靡的龍鐘老態。這次赴京為袁老祝壽,應王鵬飛校長之請,與袁老商談,為周恩來紅軍小學西校區籌建“咪咪文學社”,以紀念“咪咪姐姐”。其時,眼前、腦中、心里滿面地全是“咪咪姐姐”吳蕓紅的形象。
  我最早知道“咪咪姐姐”,還是90年代剛從事少先隊工作的時候。我了解到1946年2月16日,中共上海地下組織創辦了一份少年兒童報紙《新少年報》,旨在對少年兒童傳授科學知識,揭露國民黨的腐敗統治,培養少年兒童關心國家大事、團結友愛的美好情操。該報非常注重為小讀者提供服務,第三版“少年園地”中有吳老主持的“咪咪信箱”,由“咪咪姐姐”熱情細致地答復小讀者生活、學習中的各種疑難問題,使報紙與小讀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可我孤陋寡聞,當時我既不知道“咪咪姐姐”是否還健在,也不知道吳蕓紅是知名報人、作家袁鷹先生的夫人。直到籌建周恩來紅軍小學時,我專程拜訪袁鷹先生時,才知道他的夫人——一直站在我們身邊的就是咪咪姐姐吳蕓紅!”可以想見,我當時聽了是多么的驚喜與激動。吳蕓紅拄著拐杖,笑呵呵地,這哪里是老人,分明是一位和藹可親的知心姐姐。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吳蕓紅老人,她非常熱心地向我介紹了《新少年報》當年的情況。她說,當時她就是《新少年報》上的“咪咪姐姐”。由于是秘密辦報,很難約稿,于是,自己辦了個“咪咪信箱”。小讀者有什么苦悶和疑難,就會給咪咪姐姐寫信。她每信必復,并選擇其中有普遍意義的,在報上公開回答。一位殘疾兒童,來信講述了他悲苦的境遇;一位絕望的兒童,講述了他的后母為了養活家人,不得不去當妓女,他覺得世界太黑暗了,看不到任何光明;有個失學少年來信問:“這社會就是富人富到底,窮人窮到底,失學的永遠被棄在校門外嗎?”有的孩子則對社會上出現的怪現象不理解,問:“為什么選總統要大喊大叫拉選票?”甚至有的孩子夜里總尿床,也向咪咪姐姐訴心底的苦惱。有的孩子來信,只是草草的幾行字,吳蕓紅卻寫了長達五六頁的回信。一封封回信,就像一粒;鸱N,引導孩子們穿過苦悶的隧道,沖出彷徨的幽谷,迎來希望的朝陽。咪咪姐姐和小讀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成為他們心目中最有威信的好伙伴、知心姐姐。為了啟蒙少年兒童對社會發展史的了解,她撰寫了長篇連載《爸爸講的故事》、《老伯伯講老話》等歷史故事。她還以“虹”為筆名,創作了長篇故事連載《孩子們》。她還以“丁丁”為筆名,以細膩、動情的筆調,寫了《丁丁的日記》,展示了生活在悲慘世界的孩子們的內心世界。
  就是在初見吳老的那天,她告訴我,正在全力以赴地做一件事情——撰寫《我在少先隊的工作經歷》。她畢竟上了年紀,這篇文稿花費了吳蕓紅老不少的精力,但她一如既往地精益求精、一絲不茍。
  現在,我就坐在“咪咪姐姐”吳蕓紅的面前,她把精心撰寫的書稿《我在少先隊的工作經歷》莊重地遞到我的手里并贈送給我,我分明感到了一份歷史的厚重和對未來的希冀。
  如今,斯人已逝。手捧袁老贈送題簽的《梅香長在——吳蕓紅紀念集》,吳老的樣子又出現在我的眼前!她仿佛又輕聲慢語的叮囑我好好工作。
  “一生付童蒙,兩袖灑清風。育得接班者,含笑在花叢!眳抢,我要一生憶你!傳承、學習、踐行你為了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精神、作風、行動……
End全文結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委員會著作權所有 最佳瀏覽:IE8、1680x1050或以上 蘇ICP備13030079號-2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 | 安全政策
聯絡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淮安市淮安區政協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主辦單位
影音先锋色|国产人妖一区二区动漫黄片|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app|亚洲性爱在线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