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淮史百科 > 府城研究 > 里運河角樓擺渡口

里運河角樓擺渡口

2019/7/31 10:02:40    作者:章來福    閱讀:4770    評論:0

  俗話說,“隔河千里遠”。遇到刮大風和大霧的天氣,即使渡工忙得滿頭大汗,但還會出現擺渡船偏離航道的現象。
  淮安流傳的“南角樓北角樓,南北角樓望南北”市井俗語,說的是淮安古代城墻上砌有用作瞭望的角樓,兩處角樓連同城墻早已毀壞多年了。但里運河淮安城區段,有取南角樓、北角樓來稱作擺渡口的名稱。
  北角樓擺渡口:在北角樓舊址的南邊,緊鄰木材公司河邊的貨場北圍墻外,擺渡口是河西的華亭村北角組所設的。主要方便村民進出城,不需從南面的人民橋繞道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淮安縣第二農機廠從城里搬遷到北角組地段。八十年代初,淮安紗廠也選址在北角組西側地段建廠。這兩個工廠的部分工人,也是乘擺渡船上下班的。擺渡船是用木頭打造的,船兩舷裝有半人高的護欄,船尾處的船艙部分高出甲板,船艙有兩扇拉門,艙里可供渡工休息、擺放雜物的。渡工是一位姓許的村民,行船時他站在船尾處,一邊觀察河道中航行的船只,一邊用力劃槳。
  遲來一步的過河人,見擺渡船剛離開碼頭,便大聲地喊:“把我帶著啊!庇龅酱先瞬欢鄷r,渡工會調轉船頭返回碼頭,把過河人帶上的。
  俗話說,“隔河千里遠”。遇到刮大風和大霧的天氣,即使渡工忙得滿頭大汗,但還會出現擺渡船偏離航道的現象。而每天乘擺渡船的乘客,大都會撐船的,在這種惡劣天氣的情況下,他們會主動幫渡工出上一把力,拿起撐船竹篙站在船舷邊用力地撐,終使擺渡船順利靠岸,有一句老話說得好,“風不順,客人帶把手”。
  南角樓擺渡口:在南角樓舊址的斜對面,這處擺渡口歷史較長,南門外的堂子巷是民國時期的淮安糧食一條街。河西人都是乘擺渡船去堂子巷買賣糧食,還有人到南門店鋪購物的。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城里的化工二廠也從西長街搬遷到渡口的西側不遠處,此時木質擺渡船已改換成混凝土結構了。船工站在船尾用櫓搖,船便駛離碼頭向對岸駛去,擺渡船屬穿運村八組擁有。擺渡船靠近碼頭時,渡工便從船尾奔向船頭,用帶有鉤子的竹篙,勾住碼頭上的石頭,船便靠岸了,放下跳板后過河的人便離船上岸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這兩處擺渡口便撤渡了。1994年,在北角樓擺渡口北側里運河上建設友誼橋。2013年,在南角樓擺渡口處,建設集防洪、城市景觀、交通橋等功能的水利樞紐工程,方便了市民出行和車輛的通行。
End全文結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委員會著作權所有 最佳瀏覽:IE8、1680x1050或以上 蘇ICP備13030079號-2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 | 安全政策
聯絡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淮安市淮安區政協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主辦單位
影音先锋色|国产人妖一区二区动漫黄片|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app|亚洲性爱在线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