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中學從其前身淮安府中學堂1903年開辦迄今已逾百年。一個世紀以來,江蘇省淮安中學歷經風雨,數易其址,但文脈綿延,薪火不絕,從淮中走出來的學子中,既有叱咤風云如喬冠華、王力、楊述這樣的政治家,也有才高八斗如季鎮淮、陳鑒遠、傅新元、邵峰這樣的大學者,還有巨筆如椽如汪曾祺、吳強這樣的大作家。而能讓一所學校百年之中薪火傳承,英才輩出,學校的掌門人自然功不可沒,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淮中歷史上的一位傳奇校長——王鐘麒。
三個鐘麒 皆為名流
說起王鐘麒這個名字,中國近現代史上有三個叫王鐘麒的名人,百度百科中“王鐘麒”詞條,竟將三人資料混為一人,實在荒唐。
年紀最長的王鐘麒(1880-1913),字毓仁,揚州人,是清代小說家。
第二個王鐘麒(1890-1975)也是個了不得的人,字伯祥,蘇州人,歷史學家,和葉圣陶是中學同學,后來在蘇州甪直小學、北京大學、商務印書館、開明書店均為同事,和葉圣陶、豐子愷、林語堂、顧頡剛等名流過從甚密。
而淮中校長王鐘麒(1896-1976),字益厓,也算是蘇州人,準確說是常熟人,他是個地理學家。當年像商務印書館、世界書局之類的出版商經常在上!渡陥蟆房菚畯V告。歷史學家王鐘麒和地理學家王鐘麒又都是出版了很多中學乃至大學教材的名家,史地往往相鄰并舉,經常兩個王鐘麒一起亮相,令人忍俊不禁,堪稱出版界佳話。地理學家王鐘麒為了避開同名情況,常常用表字“益厓”署名。下文所述王鐘麒,均指地理學家王鐘麒(王益厓)。
王鐘麒,身材魁梧,方臉,膚色赤紅,眉毛濃而長。幼時師從乃翁同龢外甥、常熟大儒俞金門,因為聰明過人、過目不忘,深受俞金門的喜愛。他在家又是個大孝子,鄰里鄉親無不稱道。后入蘇州江蘇第一師范學校讀書,成績優異,畢業后就當了一所小學的校長。1917年,和孿生弟弟王鐘麟一道考取了官派日本留學生,進日本東京高等師范學校,專修史地。另有一說,王鐘麒入的是東京帝國大學,獲得地理學博士學位。1923年畢業回國,任教于江蘇省立第一師范文理?茖W校,1925年任教浙江省立十中,1926年任江蘇省立第八中學訓導主任。
兩淮易校 名師云集
1927年清明,江蘇省立第九中學(即江蘇省淮安中學)校長李更生遇刺。6月,江蘇省教育廳因即將實行大學區制,開始對省內各中學及師范校進行改組,全省設立12所男中和5所女中,其中六師和省九中合并,在原六師校址設立省立淮陰中學校,收初中、高中及師范,原六師女子部擴充改辦,在原省九中校址設立省立淮安女子中學校,暫收初中。王鐘麒任淮陰中學校長,由于孫簡文、俞玨兩名女校長先后都因故未到任淮安女子中學,9月24日,王鐘麒奉令兼任淮安女子中學校長。
因為任命6月已經公布其擔任淮陰中學校長,王鐘麒在揚州做了一些上任準備工作,如在揚州印制淮陰中學招生簡章等,9月25日晚,攜舍監主任朱馥青、初中部主任洪銓一行三人乘坐清江輪北上赴任。
王鐘麒校長上任后面臨兩個大問題,一是原省九中校舍被駐淮軍隊占領,亟待騰空,二是六師、九中改組后,地方訴求不斷。九中校舍騰空,駐軍并不推諉,騰空只是時間問題,而地方上的訴求則讓王鐘麒頭疼不已。為此,淮陰中學于10月初及月末先后兩次舉行招生考試。那邊廂,淮陰縣中又提出將淮陰縣中并入淮陰中學。不久,王校長根據地方訴求和兩校校舍的實際情況,呈請中大行政院將淮陰中學和淮安中學招收男女生進行對調,即淮陰男中改辦女中,淮安女中改辦男中。這一下可是捅了馬蜂窩,淮安人高興了,淮陰人又不開心了。于是,有人向省政府告狀,說王鐘麒亂來,要求罷免王鐘麒。南京方面只好收回成命,1928年1月,淮陰、淮安分設中學,不再采用男中、女中之校名,兩校男女兼收,恢復淮安中學,淮陰中學設高中五個班(均為師范科)、初中三個班,淮安中學設高中二個班(均為普通高中科)、初中六個班。1928年1月底,第四中山大學區教育行政院(以下簡稱“中大教育行政院”)任命王鐘麒任淮安中學校長,淮安江北慈幼院首任院長李宏增任淮陰中學校長。
原本因為駐軍占據省九中校舍,淮安女中不得不推遲到1927年11月1日開學,然后又鬧出了易校風波,這第一學期就這樣在一個亂字中過去了。
由于兩校調整,原先的教職工隊伍又進行了一次大洗牌。此前,擔任淮陰中學教務主任的夏佩白、事務主任的朱馥青、師范部主任華汝成、初中部主任曾品仁,還有洪銓、吳茀之等均和王鐘麒一起到了淮安中學。而原先分配至淮安女中的教務主任周毓莘、數學老師問齊生均留任淮安中學;窗仓袑W的師資實力一時間大大增強。
前面提到的這幾個人大都是學界名流。夏佩白,中國近現代史學先驅柳詒徵的弟子、忘年交,他編寫的《普通物理學(高中用)》《高中物理》《初中自然科學》,都是當年全國通用的教科書,民國教育部曾委任他編寫中學理化兩科教學大綱。先后擔任過省教育廳督學、揚州中學教務主任、淮安中學教務主任、鎮江中學教務主任、鎮江師范校長。國文老師朱馥青后來擔任私立揚州中學校長,汪曾祺是他的嫡系學生。華汝成,他編寫的《初中植物學》《初中生理衛生》《高中生物學》《新編初中化學》是當年全國通行教材。周毓莘,《初中化學校本》《新生活初中教科書 物理》是當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審定的教科書。洪銓,也是一位教育家,曾任揚州第一高小校長,省立第五師范(后改為省立揚州中學)校長,江澤民在揚州中學就讀時的語文老師。吳茀之,工詩、文、書、畫,擅寫意花鳥山水,著有《中國畫概論》《中國畫十講》《畫論筆記》等,為現代浙派中國畫首領人物,是現代浙派教學體系的奠基人之一。 曾品仁是江蘇省教育協會常務執委、中國公學教授,后擔任無錫師范學校校長。公民社會學、歷史教員杭海槎后來擔任過蘇州中學訓育主任、校長。史地教員湯維周系中共黨員,參與組織1927年宜興秋收起義,擔任過宜興陽羨女校、宜興縣女中校長,后擔任宜興和橋中學、宜興縣立簡易師范校長。英文教員蘇希軾是民族學家,他后來擔任華東師大訓導長。校長王鐘麒本人也是一位地理學家,他編撰的地理教材《王氏高中本國地理》更是一版再版近10次。
這樣一群學養深厚、著述頗豐的人擔任淮安中學教職,實為空前絕后。
淮中學潮 鐘麒挨打
1919年的五四運動在開啟中國民主與科學漫漫進程的同時,也打開了無政府主義的潘多拉魔盒,舊的思想體系、傳統倫理道德乃至封建政體,都以摧枯拉朽之勢被徹底打碎。青年學生們以其狂熱而幼稚的行動推動著中國社會的歷史進程。從1919年五四運動一直到3、40年代,各地爆發學潮的消息持續充斥著報章教育版面。在江蘇,不僅在大學,就連中學也不例外,幾乎沒有一所中學沒有發生過學潮,而在這些此起彼伏的學潮中,校長往往首當其沖。這些校長中,有的的確可能是反動政客的教育代言人,但絕大多數校長都是憑著豐富的學養和殷實的人望而被任命的。從今天的視角來看,盡管那些揮斥方遒的青年學生有的后來走上了革命道路,成為革命領袖,但毋庸諱言他們當年在學校的舉動之荒唐也是無法回避的史實。那時還叫省九中的淮安中學在1925年發生的學潮直接趕走了校長張開軒,此后,江蘇省教育廳先后派來兩個校長都無力回天,學校竟因此停辦了半年之久。直到李更生校長臨危受命,將所有教職員一律辭退,學生重新甄別入籍,才讓省立第九中學重回正軌,可惜李校長竟因家族瑣事被刺殺。
按說王鐘麒校長執掌淮安中學后,名師云集,百廢待興,本應有個新的開局。但是大好局面只維系了不到一年。1928年底,淮安中學的一場學潮悄然降臨。
1928年12月22日,這一天是冬至,星期六。這天晚飯后,高二年級的漣水籍學生端木義寬向學生生活指導員周毓莘老師借錢,稱年底到了,自己欠了不少債務需要償還,馬上即將元旦,我回家連路費都沒有了。周說,還沒到學期結束,學校的賬務還沒結算,哪來的錢呢?端木義寬說,不行,今天必須借錢給我。剛好,王鐘麒校長路過,問了大致情形,插言道:東挪西借,絕非好學生所為。端木義寬斷章取義,“那就是說所有借錢的都不是好學生嘍?那我就不做這樣的好學生,真是豈有此理!”便悻悻而去。
據當時正在淮安中學就讀初三的著名作家、《紅日》的作者吳強(漣水高溝人,在校用名汪藻香)后來回憶,曾品仁、吳茀之等老師經常向學生推薦介紹一些進步作家的作品,而學校圖書館不購置這些書刊,所以很多學生常常集資匯款到上海的書店,或者分開來買,你買這一本,我買那一本,然后大家相互借閱,淮中學生先后購買過魯迅、蔣光慈、郁達夫、郭沫若的書;窗仓袑W本來就是光緖三十年(1904年)淮安府所屬山陽(今淮安)、清河(今淮陰)、鹽城、阜寧、桃源(今泗陽)、安東(今漣水)六縣人士公議創辦,學校變為省立后,學校覆蓋范圍更大,好多學生家在外地,像同期在校的高二學生喬冠華、喬冠鰲兄弟是鹽城人,后來被譽為“打不死的抗日奇人”初三學生郭寰中是淮陰縣五里莊人,后來成為臺灣“國寶級”畫家的初一學生王攀元則是灌云縣響水口人,因此,寄宿生中借錢現象十分普遍。
王鐘麒校長本以為此事已了,哪知道此時的淮中校園已是暗流涌動,一場學潮箭在弦上。第二天晚上,端木義寬到學校各自習室進行宣傳發動,稱王鐘麒校長說借錢的都不是好學生,這是侮辱我們學生人格,要全體學生和王鐘麒進行斗爭,并約定在第二天星期一“總理(孫中山)紀念周”全校集會上一起質問王鐘麒,讓他難堪。
果然,到了12月24日,這是淮中每周一必舉行的“總理紀念周”全校性集會時間,類似于今天學校里的周一升旗儀式。在校大禮堂,端木義寬等學生開始向王校長發難。王鐘麒校長澄清自己被歪曲的言辭,并且明確回答,還沒到學期結束,現在不是談退費的時候。學生不接受王鐘麒的解釋,有學生趁亂毆打王校長,王鐘麒頭部受傷,禮堂內一時大亂。紀念周儀式結束后,絕大多數通學生(即走讀生)和少數寄宿學生離開禮堂回教室準備上課,但端木等人不肯罷休,上課鈴響了仍滯留在禮堂里不肯離開,并聚集起來開會商討下一步行動,并派出部分學生前往各上課教室搗亂,如初一乙班的睢寧學生杜常森,拿老師談戀愛的事情來激怒前來上課的老師,讓老師十分難堪。下午,學校仍照常上課,但是端木為首的學生將行動進一步升級,封鎖學校校門和各間教室,剪斷學校敲鐘用的繩子,并限制所有教職員的行動自由,禁止出入校園。他們將學校禮堂作為據點,你推我搡,將王鐘麒校長擄到校禮堂,三番五次要求王鐘麒就那句話做出解釋,并指責王鐘麒是反革命,“愈逼逾緊,頓足辱罵,磨拳欲毆。騷動狂縱之情形,足令膽怯者動魄驚心,有心人痛哭無淚。(《淮安教職員會報告》,《申報》1929年1月9日第11版)”
在這種情況下,王鐘麒決定向學生妥協,提出自己會主動向四中大教育行政院提出辭職,學生不答應。王鐘麒又提出,自己立即離校,學生還是不答應。鬧事學生提出要讓淮安本地籍國文教員何紹春代理淮安中學校長,并將王鐘麒挾持到校長室,要他寫下永不復職的保證書后才能放他離開淮安。王鐘麒不肯答應學生的要求,在辱罵聲中長達兩小時之久,有部分職員突出重圍,前往縣政府報告情況,并將學校卷宗交于汪國棟縣長保管,縣長汪國棟趕緊帶人前往淮中營救王鐘麒,學生才肯放王鐘麒離開淮安。
王校長離開淮安后,淮安中學的教職員商議,現在鬧事學生“如飲狂藥”,校紀校規和師道尊嚴已經蕩然無存,為維護教育者的人格,決議一起向中大教育行政院出總辭職,同時正式函請縣政府派員協同學生擁戴的淮安籍國文教員何紹春維持學校紀律并保全校產,在校園張榜布告,要求學生靜候中大教育行政院及縣政府行政人員查辦。誰知道何紹春竟然躲了起來,不愿意出來主持校務。這時,以端木義寬為首的學生開始組建學生會,竟然全面接管了學校。他們嚴守校門,密布暗探,禁止通學生(走讀生)進入學校,禁止寄宿生出校門,并且繼續監視居住校內的外籍教職員,對于會計庶務均日夜輪值監視,對校工出入進行搜身檢查,同時勾結淮安電報局職員檢查學校教職員的信件電報,其行動之周密令人咂舌。學生會在禮堂開會,稍有異議,則群呼毆打,甚至做出決議,稱如有教職員、寄宿生擅自離校,將焚毀其所有衣物書籍,并將其擊斃,準備抵償云云。
很多學生從開始就對端木為首的學生所做作為表示不滿,有的憤慨飲泣,有的消極抵制,有的聲稱中立,學生會也從內部開始分裂。寄宿學生紛紛提出要求離校返回原籍。12月27日,端木義寬等人意識到大勢已去,開始要求會計結賬退費,外籍教職員及寄宿學生1月3日可以離校。結果,不到新年到來,除了端木義寬等人繼續盤踞校內,其余寄宿學生均陸續離校。
應部分通學生和教職員的要求,縣長汪國棟進校斡旋,并提出學校先行復課。教職員代表提出我們可以復課不離校,但學生會必須解散或重新組建。而學生會方面堅決拒絕教職員代表的要求。教職員代表表示可以退讓一步,但是學生會職權不得與學校行政及正常辦學沖突,提議雙方各出代表組建維持會作為臨時過渡辦法。學生會則以如果不是何紹春擔任校長就決不復課,并且指責教員無故罷教。因為淮中為省立,屬于中大教育行政院管轄,縣長沒有任命省中校長的權力。在這種情形下,復課已經絕無可能。
12月30日,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教育行政院派出視學熊子容、問榮生在王鐘麒校長陪同下到淮安調查了解情況。1928年1月1日上午,視學在淮安縣政府召集學生和學生家長詳詢情況。學生們普遍反映,這是端木義寬等人假借全校學生名義,捏造事實,挑起事端而釀成的學潮。兩位視學同時召見端木義寬等人,但他們都躲了起來,拒不見面。1日下午,兩視學到學校找到他們了解情況,端木等人或信口雌黃,或閃爍言辭,或謊報身份。兩位視學遂召集在校學生談話,希望全體學生以學業為重,盡快配合校方復課。而就在1月1日清晨,淮安各界人士在縣公共體育場舉行元旦慶;顒,學生會的學生竟然跑到慶祝大會會場,將淮中事件提出要大會討論,在市民驚愕之際,鬧事學生拒絕中大教育行政院委任、驅逐王鐘麒校長,竟然變成了淮安各界市民大會的決議。這一舉動表明學生會方面已經完全拒絕省視學的調停。
1928年1月3日一大早,淮中全體教職員召開臨時緊急會議,商討善后事宜,熊子容、問榮生兩位省視學列席旁聽,并轉達中大教育行政院關于盡快復課的指示。但教職員會議上,大家都提出復課困難重重,而且大多數寄宿生已經離校返回原籍,短期內難以召集復課,且距寒假也時日無多,不如提前放假,對于端木義寬為首的學生要堅決肅清,已整理校政,肅清校風。會議決定電請王鐘麒校長返校繼續主持學校工作。其實王鐘麒此時早已從南京回到淮安。
王鐘麒回到淮中后,根據實際情況,同意教職工會議的建議,決定學校提前放假,本學期尚未完成的教育教學任務擬在下學期補足;為肅清學風,對為首鬧事的端木義寬等14名學生予以開除學籍處分,報中大教育行政院備案。
至此,淮中此次學潮告一段落。據《申報》報道,淮安中學實際開除學生多達50余人,乃至下一年的1929年暑假臨近之際,高二年級學生竟以此理由再次發起罷課,言王鐘麒校長手段太辣、先發制人、以求保全學籍云云。
蹊蹺案后 鐘麒掛冠
1929年11月12日,是孫中山生辰紀念日,學校放假。省立淮安中學利用假期在學校操場上舉行了黨童子軍宣誓禮。在整理操場時,在操場晨操示范臺下面,竟然發現多本共產黨宣傳書刊和一本共產黨淮安中學支部的會議錄,這被稱為“淮安中學發現反動書籍案”。
案件的蹊蹺之處在于,身為國民黨黨員的王鐘麒校長并沒有及時向當局報案,而是當眾燒毀了尋獲的所有共產黨宣傳書刊,而在9天之后的11月21日才將余下的一冊會議錄呈交到淮安縣縣長汪國棟手中。等汪國棟帶領公安局長一眾人馬來到淮安中學偵查時,自然是一無所獲。他們除了在校園墻壁上發現依稀可見的共產黨宣傳標語外,那本會議錄上的所有與會者姓名均為化名,對照在校學生名冊,無一相同。汪國棟大為光火,遂將此案報往江蘇省黨部。那份被查獲的會議錄內容顯示,淮安中學黨支部已經成立數月有余,黨員14人,至發現時已先后召開常會和臨時會達7次。國民黨江蘇省黨務整理委員會在后來發給江蘇省教育廳的訓令中,這樣寫道:“查該王鐘麒身為校長,平時對于學生行動漠不注意,致經數月之久,而始于無意中發現,實屬顢頇已極!及反動事跡發現后,自應將一切反動證物呈送當局徹查,乃竟將大宗書籍刊物擅行焚毀,措置尤其失當!茲經敝會第十四次委員會議決函請貴政府飭教育廳予該校長已嚴重警告在案!
據淮安黨史記載(《中共淮安縣委大事記(1924-1937)》,《淮安黨史資料》第一輯,中共淮安縣委黨史辦公室,1983年9月),1927年12月下旬,中共淮安縣委成立,淮安中學黨支部、團支部同月成立,泗陽人魏其楚(魏翹南)同時兼任黨支部和團支部書記。只是令人疑惑的是,經查詢宿遷黨史資料,泗陽人魏其楚(魏翹南)1927年10月在泗陽縣城成立第一個共產主義青年團,并擔任團支部書記時為泗陽縣中學圖書管理員,1928年4月,成立泗陽團委,魏翹南任團委書記。顯然,淮安黨史資料中關于魏其楚(魏翹南)的描述,和宿遷黨史資料呈現出來的完全不一致。不過,1928年淮安中學已經存在黨的活動,從“淮安中學發現反動書籍案”中來看是事實不假。
為何校長王鐘麒在校方發現共產黨書刊后,不但沒有及時報案,反而在學校當眾燒毀,且在9天之后才將一份查無此人的會議錄交給縣政府,這是否也能反映出國民黨員王鐘麒的政治傾向呢?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測。
這樁反動書籍案件發生后不久,王鐘麒向江蘇省教育廳提出辭去省立淮安中學校長職務,獲得批準,省教育廳派出陳時臬繼任接管淮安中學。消息傳開后,淮中師生反映強烈,應該說,王鐘麒在淮中是深獲人望的,據當時《申報》報道稱,“該校學生及教職員,與王感情甚洽!比熒鷽Q定1930年3月15日起停課,教職員和學生各推出代表到省教育廳請愿,如果請愿不成功,全體教職員作總辭職,誓不與陳時臬合作。教師中,吳茀之(任教國畫)、蘇幼長(任教英文)、曾品仁(任教國文)、湯維周(任教國文)、杭海川(任教史地)、華汝城(任教生物)、徐公畏(任教數理)等7人表示要和王鐘麒校長共進退,宣布離職。
因王鐘麒去意已決,宣布和王鐘麒共進退的老師正式離職,王鐘麒和陳時臬3月19日辦理交接手續。這樣,淮中罷課持續了五天,3月30日淮中復課,教師缺額另行補聘。
虞山益厓 故事多多
王鐘麒從淮安中學辭職后,便回到了家鄉。其實他在淮安中學做校長時,每年寒暑假都會回到常熟。放假對他來說,絕不是休閑,在常熟,他還有自己的事業要做,那就是“新常熟社”。北伐勝利以后,有識之士均視改革社會為己任,“新常熟社”便應運而生。它是常熟本地青年及旅外學生創意成立的民間社團,旨在改革常熟的教育事業,同時還出版發行《新常熟日報》,全縣教師、校長、督學、教委等教育界人士莫不以參加“新常熟社”為榮,已在教育界浸淫多年的王鐘麒自然是新常熟社的骨干力量。
1930年4月,王鐘麒計劃赴歐洲留學。7月8日,他在上海虹口碼頭登上了“照國丸”號游輪,前來送別的有他在省八中(揚州中學)、淮安中學的同事和常熟同鄉友人,如省立五師(揚州)校長任孟閑,省六中(鎮江中學)校長薛良叔,省四中(太倉中學)校長顧仲超,八中及淮中同事夏佩白、周伊耕、華汝成、朱慰真等。游輪先后經過香港、新加坡,過馬六甲海峽,經蘇門答臘、科隆坡、阿拉伯海、紅海、蘇伊士運河,進地中海,8月7日到達法國馬賽。9日,抵達巴黎。整個行程為一個月,作為地理學家的王鐘麒將一路所見所聞以日記形式記錄在《赴歐途中筆記》長文中,既有地理上的介紹,也有對當時國際國內時事的關注。(中華學藝社出版,第十卷學藝,8號,1931年)
1932年,王鐘麒從法國巴黎大學獲得文學博士后回國。此時王鐘麒36歲,風華正茂,意氣風發,才華橫溢,熟諳英法日多國語言,國內各大學爭相延聘,他先任廣州國立中山大學地理系主任,1934年任南京國立中央大學教授,1935年任國立北平師范大學地理系主任。1937年抗戰爆發,北平多所高校外遷,北平師大撤退到西安,和其他北平高校合并成立國立西北聯大,繼續擔任主任教授。當時,傅作義將軍正在西北,他聽聞王益厓博士任職西北聯大,屢次邀請商討國是,請教抗日治國之道,王鐘麒深得傅作義將軍贊許。
1938年,王益厓隨國民政府到達重慶。當年冬天,奉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戰地黨政工作考核委員會委員長李濟深之命,以少將特派員身份,秘密潛入上海,和日偽展開地下較量。1939年8月,王益厓被常熟同鄉石民庸出賣,被汪偽特工總部、臭名昭著的極司菲爾路76號抓捕,受盡折磨,后被周佛海獲知,將其移解南京。1940年6月16日、30日兩次接見王鐘麒,介紹其參與偽中央大學籌建,并委以秘書長之職。1943年8月28日,周佛海接見王鐘麒和馬元放,兩人均表示希望離開南京去內地,周認為“兩人均同志中不可多得者”,且時局日漸明朗,周不僅同意他們的請求,還給予了經濟資助。(周佛海日記全編下冊787頁,周佛海著;蔡德金編注出版日期2003.08出版社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王益厓此后從南京到宜興張渚一帶,指揮游擊隊和日寇展開周旋。1944年,王益厓至上饒、屯溪,后奉命再赴南京,利用舊誼,對周佛海等進行說服工作。
據汪青萍《懷念王益厓先生》文中介紹,在王益厓答應國民黨方面受命說服周佛海之前,就表明態度,一旦抗戰勝利,仍重返文教崗位。據說國民黨第三戰區司令顧祝同聽聞此事后,大加贊賞,特邀請王益厓赴江西鉛山,任該部中將高級參謀。王鐘麒,本一介學人,因為特殊的年代,竟然進入軍界,從少將至中將,也是近現代以來之罕見。
抗戰勝利后,王鐘麒果然辭去了一切職務,甚至連西北師范學校的聘請也一并謝絕,攜家眷返回常熟故里休養。家鄉遭受日寇八年蹂躪,滿目瘡痍,百業凋敝,王鐘麒真是百感交集。1946年6月6日,他擔任發行人的《新常熟報》復刊,不久他又被公推擔任常熟縣銀行董事長、常熟縣參議員、常熟報業公會理事長、常熟中山中學校長等職。1948年11月,王鐘麒應廣州友人邀請,攜全家離開常熟去廣州,復任國立中山大學教授。1949年全家遷臺。
地理學家 精于命相
王鐘麒是一位杰出的地理學家,這是學界所公認的。尤其是他開創了中國城市地理研究的先河,其代表作便是其擔任中山大學地理系主任時撰寫,后發表在1935年《地理學報》上的《無錫都市地理之研究》,該文從地理一般位置和地形局部位置分析了無錫市的選址,又從礦業、防衛、漕運出發述及了無錫市的起源與發展,對都市形態和構造也進行了論述。日本人稱其為“中國第一篇正式的城市地理研究文章”。該文對于中國聚落地理學研究,也是屬于啟蒙性質的著述。
在1933年,就有人撰文將王益厓和張其昀、葛綏成、盛敘功并稱為中國地學界四大“柱石”,“王先生對于我國地學的最大貢獻,是在于地學辭書一書的出版,給研習地學者許多便利,在此書未公世之前,一般學子時常碰到地學許多的術語,而找不到解決的捷徑,雖案上有許多地理參考書可以查考,總不免要感到費時又吃力,這個困難,他替我們解決了,功勞實在不小。他關于地學的其他著作,還有:自然地理ABC、海洋學ABC和文化科學叢書本國地理等書,雖然內容不很精博,但在中國出版界的地位說起來,還是絕無僅有的著述啊!蓖跻鎱兙幹闹袑W地理教科書,還有世界書局印行的《王氏高中本國地理》,該書從1934年初版,到抗戰爆發后的1938年,短短五年間,該書至少印行了12版,足見該書受歡迎的程度。
這位著名的地理學家同時還是一位命相學專家。有人說,王鐘麒當年在日本求學時,獲得的是輿地學博士學位。這大概有夸大其詞的成分在其中,因為王鐘麒本人從來都沒有說過這個情況,但是他精于面相的故事都是真的,在當年的臺灣是有口皆碑。
1949年,王鐘麒攜全家去臺灣,求常熟同鄉、臺灣省政府秘書長浦薛鳳幫忙,當時臺灣省政府主席陳誠兼任警備司令,主管入出境事務,找浦薛鳳自然是找對了人。但王鐘麒到臺灣后既無工作,更無居所,便臨時寄住浦薛鳳在臺北市南京西路的秘書長官邸。那時浦整天忙于公務及應酬,自然無暇顧及王鐘麒?墒,浦的夫人和侍衛副官卻感到十分好奇,王鐘麒自住進秘書長官邸后,從不外出找尋工作,似乎安于享受官邸免費食宿,而且也不約見浦談工作之事。浦夫人有點不耐煩了,又不便明言,就敦促丈夫詢問王鐘麒今后有何打算。浦去探望王鐘麒,誰知道王鐘麒竟然回答說:我來臺前,已經做過推算,目前尚無機緣,即使外出尋找,也是勞而無功,再過十幾天就會有機運。浦大為驚訝。
果然,過了十來天,王鐘麒衣冠楚楚地走出秘書長官邸。下午返回,請副官約秘書長見面。和浦見面時,他介紹了自己上午去了何處,見了何人,獲悉臺北圖書館有缺額,很適合他,請浦秘書長鼎力成全。浦說,別的單位我還真不一定說上話,臺北圖書館我可以進言推介。果然,第二天浦上班,臺北圖書館館長就來求見,面提簽呈,請求增加一位編譯,拜托秘書長支持賜助。浦先生問館長,是否已有屬意之人選。館長回答說:編制未定,豈敢覓人。浦秘書長說我推薦一人如何?館長連聲道謝,秘書長有人最好了。還有預留眷舍可以配住。數分鐘內,王鐘麒的工作及住所,全部順利解決。浦對王鐘麒的推算十分佩服。
有了這一段事情,浦對王鐘麒推崇備至,視之為現代命相學權威,先后介紹幾位權貴求王鐘麒批命。王身任圖書館編譯,非職業算命先生,並不樂意為人批命,但有浦先生介紹,情不容卻。日久傳聞漸廣,登門求敎者絡繹不絕,尤以軍方將領,紛至沓來。王概不承認自己會推算,只是頻遭打擾,不得淸凈,深以為苦。某次,浦拿陳誠的生辰八字請王鐘麒批算,數日后王告知:陳誠某月中職務將有異動!浦驚惶之余,警告王,敏感話題不可信口開河,隨便預測。王鐘麒卻笑著說,我是依八字論算,不是無稽造謠,你旣交我批算,當然不能隨便。何況異動是高升,并非下臺,毋庸緊張。浦先生為之語塞。其后,果于某月中發布陳誠調升行政院長,神算又一次驗證。
王鐘麒對于命運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命雖固定,但因運而可轉變。他告誡向他求算的人,人生多行善可增運。他說他自己生命年齡的壽限應為60歲,但因運而已增高,因此他最多只能活到66歲。數年后的1968年9月27日下午,王鐘麒出門訪友,歸途忽感不適,坐三輪車到家門口下車時突然昏厥,家人急忙送往臺大醫院急救,被診斷為腦溢血,終于不治,享年剛好66歲。
縱覽王鐘麒的一生,從留學東洋,到擔任揚州中學教務主任、淮安中學校長,再到歐洲留學,繼而成為中國地理學界泰斗級人物,因為戰亂,竟從一介文人之身,充任地下工作者角色,從汪偽特工總部76號死里逃生,他的身份有留學生、博士、小學校長、中學訓育主任、中學校長、大學教授、少將、中將、圖書館編譯,不能不說始終充滿著傳奇色彩。他在省立淮安中學校長任上,雖然只有短短不到三年的時間,但是為淮安中學帶來了一大批名師,對于淮安中學的影響絕非3年的時間可以衡量的。喬冠華、楊述、吳強、王攀元、裴錫頤、裴錫恒都是這個時期在淮安中學的學生,淮安中學老師們淵博的學識、開闊的視野、進步的理念,對于他們的成長必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逝者已矣,我們期望今天的淮安中學能夠薪火傳承,出現更多的名師、名校長,為國家培養出更多杰出的人才。
2019年7月定稿于淮安家中
參考資料:
[1]佚名.兩淮中學仍分別設校[N].申報,1928-1-16(教育消息).
[2]佚名.兩淮中學校長人選已定[N].申報,1928-2-4(教育消息).
[3]佚名.淮中發生驅長風潮[N].申報,1928-12-31(地方通信).
[4]佚名.淮安中學風潮之經過[N].申報,1929-1-9(教育消息).
[5]佚名.淮安中學風潮之經過(續昨)[N].申報,1929-1-9(教育消息).
[6]汪青萍.懷念王益厓先生[J].常熟文史,2002,31:93-98.
[7]佚名.省立兩校風潮近聞[N].申報,1929-3-24(地方通信).
[8]王益厓.赴歐途中筆記[J].學藝,1931,10(8):1-30.
[9]佚名.黨務:令廳核辦淮安中學發現反動書籍案[J].江蘇省政府公報,1930,367:16-17.
[10]佚名.蘇省長預定九中停辦半年[N].申報,1925-10-7(教育消息).
[11]王益厓.無錫都市地理之研究[J].地理學報,1935,3:23-63.
[12]王曉偉,何小芊,戈大專,等.中國歷史聚落地理研究綜述[J].熱帶地理,2012,32(1):107-112.
[13]淪波.介紹中國地學界之數大柱石[J].集美周刊,1933,13(8):85-86.
[14]周佛海著,蔡德金編注.周佛海日記全編[M].中國文聯出版社:北京,2003:787.
[15]淮安中學.中央大學區立淮安中學同學錄[M].淮安中學:淮安,1928:1.
[16]婁岙菲.“五四”后學生自治與校園學潮[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0(6):114-123.
[17]王益厓.無錫都市地理之研究[J].地理學報,1935,3:23-63.
[18]佚名.蘇省中學校長發表[N].申報,1927-6-26(教育消息).
[19]佚名.淮陰淮安男女易校之呈請[N].申報,1927-10-21(教育消息).
[20]吳強.吳強近作[M].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1982:241.
[21]中共淮安縣委黨史辦公室.中共淮安縣黨史大事記(1927-1937)[J].淮安黨史資料,1983,1:142-143.
[22]曹淦生.王益崖先生命相記感[J].常熟鄉訊,1990,2:14-15.
[23]蘇懷一.悼念王益崖老伯[J].常熟鄉訊,1993,16:24-26.
[24]衛成.無題(下)[J].常熟鄉訊,1990,3:26-28.
[25]liujiang799.三個“王鐘麒”[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2aa6160101tsqf.html,2015-5-24.
[26]天書奇覃.曬書日記[EB/OL].https://tieba.baidu.com/p/4923452412?red_tag=2565527423,2017-1-10.
[27]李崇祜等.李更生先生言行錄暨逝世六十周年紀念集[M].無:未標注,1987:1.
[28]陳乃林 周新國主編.江蘇教育史[M].江蘇人民出版社:南京,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