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陽下的溪南村
2019/9/9 10:12:34 作者:駱洪賓 閱讀:4373 評論:條
溪南,一個村莊的名字。在這個冬季的一天,我第一次拜訪它,便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記。
暖暖的冬陽下,溪南村宛如一顆璀璨奪目的寶石,鑲嵌在大溪河之南、綠草蕩之濱。它三面臨蕩,碧水環繞;一面陸地,田疇如畫。是蘇北里下河地區鹽城市、揚州市、淮安市的四個縣區交界處,與綠草蕩著名的九龍口風景區隔蕩六里之遙相望。 這是一個遠離城市喧鬧的自然村莊,小橋流水人家,依舊延續著溫婉的水鄉氣息。
上午,踩著冬陽舒緩的節奏,走在溪南村中,就像走在一幅熟悉的、充滿冬韻的水墨畫中。此時,一望無際的湖蕩、粉墻黛瓦的村舍、清淺明亮的小河、風中飄逸的蘆花、歪斜有度的木橋、曲徑通幽的老巷……還有那一座座金黃的稻草垛,一塊塊碧綠的冬麥田,都充滿著濃濃的詩情畫意。
冬季,是大地和人們休息的日子。但是,溪南村人勤勞慣了,不甘于冬季的寂寞。冬陽下,隨處都可以見到村民勞作的身影。此時,綠草蕩里還沒有完全結冰,漁民們乘著小木船在捕魚捉蝦;冬小麥田里,有村民在清理墑溝;村前的小河邊,幾位大嫂在飄洗衣物;住宅屋前,許多老人在忙著曬咸鴨、咸肉和過年時吃的元宵面……
在村委會里,我見到了村黨支部的闞書記,他正忙著新的一年村莊規劃。他告訴我:“溪南村地處水鄉,有兩千多畝蕩區管理面積。自古以來,天上有白鷺、紅鸛、野鴨等多種鳥類成群結隊的飛行,地上水下有魚蝦、螃蟹、荷藕、菱角、茨實等眾多水生動植物,是典型的“魚米之鄉”。 因此,我們要在水上做文章,做一個甜美的水鄉夢。小村要大發展,小康要達大康。古城淮安是‘壯麗東南第一州’, 流均鎮是壯麗東南第一鎮,溪南村,要發展成為壯麗東南第一村!
中午時分,在大溪河畔一家名叫“水上人家” 的小飯店用午餐。店家的幾道菜肴,盡顯水鄉特色,讓人味蕾大開。有鹽水河蝦、紅燒老鵝、蕩水煮蕩魚、淸湯魚圓……其中,最有特點的就是蕩水煮蕩魚了。一大盆魚中,水鄉的各種純野生的雜魚,如草魚、昂剌、虎頭鯊、鰱魚等一同下鍋用蕩水慢火煮透入味,魚好吃,湯鮮美,地道的水鄉風味。
午后明媚的陽光,飄灑在溪南村的每一個角落,給人一種暖意融融的感覺。
我來到溪南村南邊一公里處的大河口,尋訪舊時的青水港碼頭?上,僅見到一塊殘舊的石碑。聽村民們介紹,過去的青水港碼頭,是蘇北水鄉的交通樞紐,物產的集散地,曾經繁華多年。從這里登船,過綠草蕩,可直達鹽城和揚州。水鄉人外出,或讀書,或經商,或做官,都從這里坐船;從外地回家,也在這里下船。元朝進士薩都剌當年路過綠草蕩時,是否也是從這里登舟的呢?我不得而知。但是,他的那首贊美綠草蕩的詩:“漁蝦潑潑初出網,梅杏青青已著枝。滿樹嫩睛春雨歇,行人四月過淮時!眳s記得很清楚。
在一個螃蟹養殖場,一位中年人正在忙碌著。他說:“綠草蕩的螃蟹品種好,名叫紅蟹,個大而膏肥脂滿,深受人們的青眛,銷路很廣,F在,我的養殖面積約一百畝,僅是一個養殖小戶,毎年可凈賺三萬元。明年,還要擴大養殖面積!
落日的余輝中,我站在大溪河的橋上遠眺溪南村。此時的溪南村,似一幅美麗的畫,似一首抒情的詩,似一曲優美的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