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行政 > 文史資訊 > 書香撲鼻的小院――懷念陳民牛先生逝世一周年

書香撲鼻的小院――懷念陳民牛先生逝世一周年

2021/1/20 15:01:41    作者:趙長順    閱讀:4439    評論:0

作者與陳民牛先生合影

 

  小城經歷過兩次寒潮襲擊后,氣溫開始緩慢回升。一日午后,我正在陽臺上慵懶地曬太陽,接到區文聯原副主席郭仕金先生的電話,說他老岳父位于縣東街關天培祠堂東邊的房子要拆遷了,他岳父生前留下的書和資料準備捐贈給區檔案館,問我如果需要,可以擇日去挑一點。當時我在電話中一口答應,并表示感謝。掛斷電話翻開日歷,發現陳民牛老先生離開我們已經近一周年了。
  去年大年三十前的一天,我在淮安文史工作群中看到了陳民牛老先生病逝的消息,我真的不敢相信是真的,經求證他女婿郭仕金先生后,才接受了陳老已離開我們的事實。當時的疫情已趨緊,我已放假離開小城,都未能前往吊唁,轉眼都一年過去了,真是時光荏苒。
  與陳民牛老先生相識是1987年的秋天,那年是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老殘游記》作者劉鶚誕辰130周年,原淮安縣人民政府在重修其城內故居的同時,又專門成立調查組,尋找他的墓葬地。當時縣文化部門擔任劉鶚墓地考察的負責人就是陳民牛先生,那時我才20出頭,在鄉政府擔任通訊報道員,領導安排我給他們當向導。當時陳民牛同志給我的印象是,博學多才,工作嚴謹。我隨他先后5次到到當時的七洞鄉大后村調查考證劉鶚墓地的具體地址。陳民牛同志是根據劉鶚之孫劉厚洛先生提供的線索,以及大后村一村民家中河碼頭上的半塊墓碑,查證了劉鶚墓地就在大后村。后來,在他的建議下,政府專門撥款,在大后村重新立碑修建了劉鶚墓。整個墓地由一座泥壘的墳,一塊漢白玉石墓碑組成,墓碑上鐫刻著“清劉鐵云先生之墓”幾個大字,一排冬青樹圍著墳墓的四周。那年,我寫了一篇“劉鶚墓地被發現”的消息,經陳民牛同志修改,先后被《文匯報》、《新華日報》等報刊采用。
  進城工作后,與陳民牛老先生交往逐漸多了。我經常到文聯拜訪他,請他改稿子,想從他那借幾本書來閱讀,他的桌子上的總是撂著很高很高的書和雜志。每次他盡管很忙,但見我去,總能放下手中的活,平易近人地與我拉家常聊天、談文學創作。他雖然是中國作協會員,但沒有一點架子,他提攜新人,獎掖后進是有名的。對有求于他的文學青年,他總是有求必應。他發揮個人人脈資源,力薦文學青年,經他培養推薦出市、省乃至全國級別的作者、作家有10余人,發表了許多精品力作。
  他退休后,還退而不休,花十四年時間,編著出了“新楚州叢書”、“楚州歷史全書”《壯麗東南第一州——楚州》、續集、再續集計300余萬字。經常參加一些文學界和文史界的活動,所以我們經常有機會在一起交流。我與他曾一起到揚州、微州等地考察當地的文史工作,我請他為我們民政局準備出版一本反映淮安老地名的書提提意見,他熱情地列出了書的提綱。特別讓我難忘的是2015年的春天,我在撰寫我的散文集《味道――河下古鎮風情錄》一書的書稿時,專門拜訪了陳民牛先生。那天午后,我在陳老散發著花香和書香的小院喝茶、聊天,聽他講了河下的古往今來。臨別前,他還從書架上找了《壯麗東麗第一州—楚州》、《淮安園林》等書籍給我,書中有很多篇幅是介紹河下街巷和風情的,為我寫河下提供了很多營養。我想,如果沒有陳民牛老先生的關心,就沒有我那本善于河下古鎮散文集的面世。
  如今,再去他曾經生活了幾十年的小院,已經是人去院空。以前墻壁上他喜歡的字畫已不見蹤影,那些一盆盆充滿生機的盆景和花草也不知去向。一張舊沙發和桌子上全堆著他曾經讀過的書,以及泛黃的書稿。在這里,我完整地見到了他的5部長篇小說集《碧血虎門》、《巾幗丹心》、《楓樹灣》、《嘆氣溝的女人們》《生死緣》;3部中短篇小說集《美人莊風情》、《鄉魂》、《鴛鴦被》;2部散文集《觀音柳》、《中國花卉神話》,以及傳記文學集《童年周恩來》、《少年周恩來》、《周恩來遇險記》等書。
  我在挑選陳老曾經讀過的書,以及他創作的書時,他的夫人在一旁抹著眼淚說:“這些書以前都是老頭子的命根子,出差、開會走到哪發現有好書就喜歡買書!蔽衣牭竭@話,心想,曾經愛書如命的人就這樣走了,曾經書香撲鼻的小院也即將永遠消失。我鼻子一酸,淚水也奪眶而出。

End全文結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委員會著作權所有 最佳瀏覽:IE8、1680x1050或以上 蘇ICP備13030079號-2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 | 安全政策
聯絡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淮安市淮安區政協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主辦單位
影音先锋色|国产人妖一区二区动漫黄片|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app|亚洲性爱在线免费看